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寓意 > 正文

上坟时有三样东西不要上

寒衣节将至,俗话说“寒衣三不做,子孙无灾祸”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寒衣节将至,俗话说“寒衣三不做,子孙无灾祸”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此俗语的“三不做”并不是说要我们不做什么样的衣服,而是强调寒衣节时有三种事情尽量不要做,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在寒衣节之时,不要做这三种犯忌讳的事情。

1、第一种忌讳:忌讳后人不去上坟祭拜、不去给先人烧些纸钱之类。

上坟时有三样东西不要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祭祀祖先是每一个中国人必做的事,如果清明、中元、寒衣这三节不去祭拜,恐怕一个不孝子的骂名是跑不了的。

这些节日行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也是一种对先人追思的缅怀心理。

2、第二种忌讳:就是在纸钱等燃烧品在没有焚烧完就离去的事情不要做。

上坟时有三样东西不要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老话儿说烧纸不完你的先人是得不到的,如果这样,你祭拜了半天,结果先人却什么也收不着,这不是白忙活了。当然,或许燃不尽的烧纸会引起火灾也是此话的另一种隐意。

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是传统的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祭祀节日,和“清明节”、“中元节”合称中国的三大鬼节。入冬前,人们要准备过冬的棉衣,在这天祭祀,谓之送寒衣。有传说是根据孟姜女的故事而来。

在祭祀这天忌讳三件事

上坟时有三样东西不要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忌讳嫁娶

寒衣节是祭祖节,是缅怀先人的节日,而嫁娶是不合时宜,对新人是不吉利的。

2、忌晚归

寒衣节这天阴气旺盛,因此所有的日常活动应该在有太阳的白天完成,晚上不要出门了,尤其体弱、阳气不足的人,容易给身体和运势带来不利。

3、忌讳体弱的人祭祖

大病初愈的人,包括老人、小孩、孕妇这类人体质虚弱,阳气不足,在阴气重的地方,容易沾上不干净的东西,对身体不利。

因此寒衣节这天“三不做,子孙无灾祸”还是有道理的。

习惯上,多数人把农历的十月初一称之为“寒衣节”,其历史名称也由来已久。

据文献资料考证记载,早在周朝时期,人们就把农历十月初一定为腊祭日。这一天,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为去世的先人们供奉香烛果品,焚烧纸钱等等,这也是寒衣节的雏形。

历史上寒衣节名称众多,比如:秋祭、十月朝、鬼节、祭祖节、烧衣节、授衣节等等。在我们潍坊地区的农村,都称之为“十月一”。它与清明节和中元节,同时被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

俗话说“寒衣三不做,子孙无灾祸”,具体是指啥意思呢?

第一,因为寒衣节是“鬼节”,家人们去上坟祭祀时,切记不能让年龄较小的孩童参与。这是因为儿童的身体尚处在快速发育时期,体质较为脆弱,阳气正处在集聚期;而坟茔周围阴气太重,很容易侵袭孩子的肌体,引发身体不适。所以,岁数较小的孩童,就不要去参加这种祭奠活动。

第二,在焚烧纸钱时,先用一根木棍,在先人的坟茔周边划一个密封的圆圈;把纸钱焚烧在圆圈之内,且一定要全部烧干净无残留。这样做的目的是,纸钱都送给了自己家的先人,防止外人来偷窃;也好有足够的钱财,来置办过冬的寒衣和其它用品。

第三,在祭奠仪式全部完成之后,开始往回走时,一定要回过头来,面向先人的墓地,将周身上下拍打一遍,然后再离开。这样做的目的是,拍掉身上的纸钱粉尘,同时,也祛除身上的阴气、晦气,干干净净回家去,避免给身体虚弱的人引起不适感。

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寒衣节流行于北方,不少北方人会在这一天祭扫,纪念仙逝亲人,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同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寒衣节起源之孟姜女千里送寒衣。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叫寒衣节,各地有称“冥阴节,十月朝”的,在东北民间称为“鬼节”。

寒衣节是民间祭奠先人的节日,因为霜降过后就是立冬节气,人们也要准备阴间先人过冬的衣服了,俗话说“十月初一鬼也要穿棉衣”。

寒衣节这天依照传统习俗,人们都要准备一些纸钱纸衣服,去先人坟前祭奠燃烧,表示对逝者的怀念和关爱。

“寒衣三不做”非指寒衣的制做,而是说寒衣节这天有些事情不能做。

一不做是:坟前烧纸钱和纸衣服,一定要等到烧尽成灰再离开。不能没燃尽就走。一来会引发火灾,二者先人会认为对他不恭敬,阴间是不收实物的。

二不做是:赶上寒衣节这天生日的,则不要操办寿日。因为这天是鬼节,属于阴阳相聚的日子,不宜操办红事。

三不做是:上坟祭奠的时侯要表情严肃,不做唏嘻吵闹的事情,同时要珍惜坟头的一草一树,不要随意折毁,以表示对先人的尊重。

祭祖仪式结束后,撤下的供品如何处理,有哪些讲究?

祭祖过后所留下的东西是可以食用的,家族祭祀,一般是祭祀完过后整个家族的人一起享用,如果是单独去祭祀的肉类可以带回去,水果这些则不用。祭祀所用的纸钱,黄纸最好。

那些写有图样文字的都不行。祭祀的时间一般要保证在上午完成。

现在不提倡祭祀烧纸钱,如果是家庭祭祀可以在年初的时候在家焚烧,后去祠堂墓地,上香。

祭祖仪式结束后供品如何处理?每个地方的风俗不一样,有些人认为是祭品,那么脏怎么可以吃,这种想发是错误的,供品也是用钱买的,自家经过处理都是干净的,如果留下是一种浪费,而且还污染环境,完全可以带回家食用。

我老家祭祖完之后每一样供品稍微留下一点点,剩下的供品都是带回家了,祭祖当天人比较多,把供品做成美食大家一块食用。

宋朝人祭祖称“饮福”,仪式完后即吃掉贡品。

孔子的高足曾子当年被人质问过:“夫既遣而包其余,犹既食而裹其余欤?君子既食,则裹其余乎?”意思是你带着供品来祭奠祖宗,怎么祭奠完了自己大吃起来?吃不完怎么还打包?你这不是故意跟祖宗过不去吗?曾子回答说:“吾子不见大飨乎?夫大飨,既飨,卷三牲之俎归于宾馆,父母而宾客之,所以为哀也。”哥们儿没见过国君宴请外宾吗?宴席结束了,国君必定把没有吃完的大菜送到外宾的下榻之处,让他们继续享用,我把供品打包带走,就等于把自己当成了外宾,把祖宗当成了国君,这是在表明阴阳相隔比两国的距离还要遥远,并以此寄托自己的哀思啊!

曾子的解释牵强到了极点,说明他是个笨蛋,如果让他的老师孔子来解释,一定靠谱得多。孔子可以这样说:人死万事空,死人根本不会吃供品,摆供只是为了表达思念,而把供品吃掉和打包则是为了避免浪费。

我觉得宋朝人的做法非常科学。宋朝人每逢清明节和十月初一祭奠祖宗,摆的供品非常丰富,有酒有肉有果盘,祭奠完了就当场大吃大喝,他们称之为“饮福”,意思是吃了供品和喝了供酒能给活人带来福气。

宋朝以前祭奠祖宗,惯用“三牲之首”,即猪头、羊头和牛头,这三样都是生的,祭奠以后带回家,如果天气太热,祭奠仪式又太长,中途容易臭掉。宋朝人做了改进,一边祭祀,一边“烟燔牲首”:把猪头、羊头和牛头统统烤熟,仪式结束,直接切开,分给大家饮福。

遥想当年,宋朝人十月初一上坟,坟前摆着供桌,供桌旁边放着碳烤炉,炉火熊熊,烤着“三牲之首”,烤得坟地里阵阵香气,那场面一定十分诱人。


【祭祖仪式结束后,撤下的贡品(尤其是自己准备的贡品,而不是买的)是一定要在家族的范围内分食掉的。尤其是肉类、点心类和水果类的贡品】

首先,明白为何要祭祖。有人说,祭祖是属于孝道。也对也不对。祭祖是后人怀念先人的一种方式,一般情况下分为两种。一种是三代之内的亲属,一种是没有见过面的祖先。

对于人之常情来讲,三代之内的亲属是有感情的,祭祀的时候是有真正怀缅的感情的,然而对于没有见过面的祖先来讲,更多的形式,人云亦云,随大溜。

因此,真正的孝道不是亲人死后的祭祀,而是亲人尚在人间的时候,去尽孝道。

祭祀的贡品的分类和数量一定要是单数,不能是双数。

祭祀准备的贡品分为肉类,点心类和水果类。肉类可以根据亲属生前喜食的品种进行准备,猪肉,羊肉,鱼均可,但要注意的是,肉类一定不能是生的,要半熟。

点心类的贡品一般准备7种,每种的数量为7个,不要9,为什么呢?9为极,极转衰,切记。

水果类的贡品,不同地域的风俗各有不同,有的地方不能准备西瓜,有的地方不能准备李子,不一而足。实际上,只要是亲属生前喜食的水果均可。品种与数量同上。

祭祖仪式结束后因各地区的习俗差异而有所不同, 当然这也跟祭拜的对象不同而有所差异。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在祭拜天神时,需要将祭品燃烧,产生的烟雾向上👆飘去,将人们的美好祈愿传达给天神,希望能够达到生活美满,平安顺遂的美好意愿。

2 在祭拜地神时,方式有所不同。需要将血和酒灌注在地上,渗透入地下,肉类或其他埋在地下,以求祭品和祈愿能够告知地神。

3 在祭拜山神时,方式主要是悬和投。悬的意思是,将祭品挂起来,投的意思是将壁和玉投到远处。达到告知山神的目的。

4 在祭拜先祖时,则是三牲六畜,酒品果馔等等,不一而足。各个朝代或者地区具体习俗都不尽完全相同,但一般来说祭品在祭拜后都是可以使用的,并且能够将福气传给子孙后代。

以上是古时人们祭祀的主要当时。

现在,人们将其简化了不少,但对于祭祖后留下的祭品也是保存食用的。人们认为,祭品凝聚着先祖对后代的祝福。在我的家乡,小规模的清明墓地祭祖后的食品,由于量少,都是分给小孩子,代表了一种福气。

当然,也有另外一层意思,由于从前人民生活水平低,没有好的食物或者是零食,大人们心疼小孩子,就会把这些平日难得的食物分给孩子们。


上一篇
熬婚

下一篇
梦到死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