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寓意 > 正文

祭祖仪式

新年每个地方的祭祖有哪些仪式和讲究?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我们祖国地域辽阔,南北民俗风俗,各有不同!各有千秋,不管仪式上还是讲究上有很多不同,但都是怀着敬重祖先的心情去理解!我们是北方地区也是山东人,山东人最重视的是什么?一个字礼!上敬天与地,下敬高堂,不忘祖辈,一个敬字!!!

三十的上午杀鸡(说实在的不能说杀字,长辈会不高兴的,我们这里说拂鸡,是上供用的),开始炸年货,煮大肉(也叫方肉),不能说杀鱼🐠,叫净鱼,三牲供(鸡,鱼,肉),明亮的堂屋腾出来,把写有辈分的先祖请出来,必恭必敬,平时吃饭的桌子必须用清水擦洗三遍,摆上碗筷,捧上香炉,

………一切准备好了,也到了下午,四,五点钟,家长长辈点染三柱香,走出院门,朝着祖坟的方向,嘴里说着,让老人家们都跟着回家来过年,这时无论遇见谁都不能说话,(不吉利)走进大门里,已经准备好一根木棍挡在大门口的门坎下,有见识的,这时候就不乱串门子了。必恭必敬的把三柱香请在香炉里,意思就是祖先们已经请到家里了。磕头!烧纸钱!敬酒!(还有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让香…)整整的燃着,无论是除夕还是大年初一磕头都是有讲究的,长辈在前,小辈排后,兄弟,长幼顺序,长子长孙,妇女单独,(年龄大的,已结婚的磕头,没出嫁的,连未婚的小伙都不在内)家风的传教!礼仪的根本,无形中就给孩子们上了一课!不忘祖辈,敬重祖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图片来自网络)

春节你的老家还有合族在祠堂上香祭祖的仪式吗?

武陟县北郭村李氏。始祖(讳)李德源: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自山西长子县西关乡贤村迁移至河南河阴县北郭村(今属武陟县北郭乡),历经650年,嫡传二十五世,人丁有数千之众,散布于周边八丶九个村落,平常忙于事业,生计奔波于全国各地,乡土观念浓郁,大多春节必回。每逢新岁元旦,合族男丁齐聚祠堂,按辈分长幼为序列队,由族长率领行叩首礼祭拜列祖列宗。

祭文曰:

祭祖仪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祖功堪念,宗德难忘。

兹值元旦,罔敢或遑。

率众合族,恭拜祠堂。

祭祖仪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殽饌既设,清酒斯饗。

报本心诚,追远意长。

我祖有灵,来格来当。

祭祖仪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尝尚

谢友抬爱邀答,我族始祖李氏,明朝洪武年间自山西长子县移民至山东青州市,到燕王扫北时,部分人又迁到山东济阳县(现属济南市)境内李家屯,时间不长,哥俩(李君,李臣,是我村李姓始祖),便移至张店吴村落户,现已嫡传十辈。在我(第八辈)很小时,大人们还在正月初一到祖家(李家屯)拜年,成年后也就不去了,更不用说上香祭祖,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立四新,风扫残云,把祭祖仪式,拜年礼节都扫没了。

过年那些烧香、拜祖、祈福的传统风俗你怎么看,值得提倡和传承吗?

习俗传承我们不能打破,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有一定的道理。

礼,礼即道德。德,品德,公德……

烧香、叩拜、祭祖、祈福,这只是一个人的心态罢了。最关键的是你平时做了什么。

传承于后人的意思,中华美德: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

过年那些烧香、拜祖、祈福的传统风俗你怎么看,值得提倡和传承吗?

传统的风俗习惯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的传承效应,如果不是代代相传,更何来现在的信仰习俗,就如烧香祭祖,这也是一种信仰自由的具体表现,尤期逢年过节,必须要给祖先上个香烧点纸,一来表示纪念,缅怀祖先功德,继承祖先遗训,追忆为家族兴旺所付出的功劳,让小辈也从祭祀中能够了解一下祖辈的信息,让大家都不要忘记根基,而且祭祖活动家人越多,更显家丁兴旺,为了让人们不忘祖宗这一根基,值得传承下去。

对于过年在寺庙祈福祷告一类的习俗,虽然是人们对平安、求财、许诺等诸方面的美好祝愿或祈求,但多少还是带有迷信色彩,尤期有些人因家人病情重或其它家庭灾难,端上贡品,去寺庙求佛保祐,不但不起作用,而且会担误病情,对于这一祈祷,不要说提倡了,根本没必要传承,必须要制止这种行为了。不过对于过年的烧香、拜祖、祈福的传统习俗,属于民间自由传承,国家一般不提倡。

首先应该敬拜天地,父是天,母是地。有天又有地才会幸福美满。烧香,祭祖,祈福那都是心灵一种寄托,不必认真。其实在生之时不做坏事,不做恶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才是最好的祈福。因为老天有眼,不会亏待任何人。

对于过年烧香、祭祖、祈福等传统习惯,个人认为是可以传承的。理由有二:

一是通过烧香祭祖可以使人们不忘根本,牢记祖先的创业精神,缅怀祖先的优良美德,鼓励后人发扬传统美德,继承祖先意愿,做到忠孝传家。

二是烧香、祭祖和祈福等活动能增加年味。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些活动,年味岂不更淡,甚至会有不像过年的感觉。

但是个人认为这些活动没有提倡的必要,毕竟掺杂封建迷信的成分。只需要人们根据各个家族的不同情况和各地的不同风俗习惯进行而已。

纯属个人见解,谢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