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寓意 > 正文

不孝有三

不孝有三全文?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一曰不敬,二曰不顺,三曰不养。

不敬者,君亲面前言语不敬,礼节不周,不尊敬长辈的权威和地位。

不孝有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不顺者,不遵循父母的规定和要求,反抗顶撞,违背家庭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

不养者,不尽孝道责任,不负担起养育和照顾父母的义务,对父母不尽养老尽孝的义务。

这三者都是不孝的表现,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没有后代,没有传承家族血脉和家族的延续,因此被认为是最大的不孝之举。

不孝有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论语·学而》中有一句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意味着对于后代的忽视和无法延续家族的血脉,是最大的不孝之罪。这句话强调了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和对家族传承的重要性。

全段文字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不孝顺父母的事有三种,其中以没有子孙为最大。刘霖映论文的释文:不孝有***,目无尊长居首。

不孝有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认为更中肯的解释是:不孝顺的表现有很多,但以不尽后辈的本分为最。舜在娶妻的时候没有禀告健在的父母,是没有尽做后辈的本分

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为什么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了解下春秋战国之时人们的生死观。

在孟子的时代,中华大地是没有宗教的。不像现在信仰宗教的人们,认为人活着就是赎罪,死后去到天堂得到永生才是好的。那时的士大夫阶层认为,所谓永生既不是长生不老,也不是死后进入极乐世界,而是自己的精神理念得到传承就是永生!所以左丘明在《左传》里讲人若有“立功立德立言”,称之为三不朽,是为圣人(左丘明早于孟子一百多年)!

那么我们的精神理念谁来传承呢?那就是后世子孙,而在那个时代,国家实行嫡长子制,百姓自然重视儿子,有儿子才能有传承,有了传承,则意味着生命不灭,这就是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根本原因。另外,儿子除了可以传承精神理念,物质财富的继承又可以得到更好的解决!故而无后为大!

时至今日,其实这一思想观念还是没变,只是传承并非只有儿子,女儿也可以传承,甚至他人亦可,当然我们更希望是自己人。宗***认为信仰上帝或者***、佛主是为永生,而我们则认为思想得到传承是永生,我们重在精神的永生不在肉体,只要活在后世人们的心中就是不死,而不是活在上帝的心中。个人以为这是更为健康的生死观!

孟子说无后为大,为的是告诫人们注意修养自己的德行,以免自己坏德行给后代造成一个不好的影响。

但是,关于孟子此处的“无后为大”,有两种观点分歧,一种是认为“无后为大”是孟子在告诫世人要及早成婚,养育后代;还有一种则是认为,因为自身没有德行而不能获得后人的尊重属最大的不孝,我更赞成后面一种说法。

在《孟子》一书中,记录着这样一句话: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这句话的意思不难理解,大概就是说,孟子认为,不能奉养亲人,是不孝之一;不能忠心事君是不孝之二;没有一个好的德行,不被后人尊重,这是不孝之三。舜娶妻的事情没有告诉父母,看上去是没有尽到儿子的职责,但是君子却认为,即便舜娶妻没有告诉父母,但是也相当于禀告了。

针对孟子这句话,争议比较大的大抵在“无后为大”这句话。关于“无后”的解读,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认为“无后”表明“没有后代”,按照这种解释,那么孟子这句话是在批判没有后代是最大的不孝;第二种“无后”则是表明“一个人德行不好,不被后人尊敬”,按照这种解释,那么孟子这句话就是在批判一个人因为德行不好而不被后人尊敬这种情况。

孟子作为儒家先贤,他的思想有其特色和进步性。孟子重义,讲究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也表明了孟子对一个人之德行的看重。同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后面还拿舜做了例子。孟子说舜虽然娶妻没有禀告父母,但是君子却不认为舜没有尽到后辈的责任,主要是因为传说中舜的父母并非贤良之辈。可见,君子不会以舜娶妻没有通告父母而认为舜不孝,相反,因为考虑到舜的父母并非贤良之辈,对舜的婚事多番阻扰,所以舜不告而娶,君子却当作其告知了父母,可见君子考虑问题从来不僵化。那么孟子考虑问题,亦不会僵化,不会拘泥于形式。

首先,以有没有后代来评判一个人孝与不孝,首先这个条件就有些僵化了,不符合孟子之“不拘泥于形式、不喜僵化”的君子风格。

其次,孟子是重义的,而重义之人往往是重德行的,所以将“无后”理解为“因为没有德行而无辈尊敬”一说,可能更加符合孟子思想的特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