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辰八字 > 正文

为什么说冬至大如年

为什么好像在我们中国甚至在华人圈有"冬至大如年"这样的提法呢?

年尾至,各大节日密集登场。明日冬至,这是北半球一年之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日,而此后便正式“进九”,天气越来越寒冷。这冬至不仅是自然节气,也是中国民间传统的节日,自然与人文并重。在民间自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古人又称其为“亚岁”“小年”。由此看来,冬至仅亚于过年,甚至隆重如年。

《汉书》:“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冬日之后阳气逐渐恢复,新的节气循环开始,作为节日理当庆贺。而“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更是源远流长。在古代中国,冬至可的的确确是个大日子。

1.互贺拜冬,共庆亚岁,古代礼俗流行

为什么说冬至大如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冬至之所以被称为“亚岁”、“小年”,原因有二。一是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气氛热闹隆重。其实,“亚岁”要区别于春节前夕的“辞岁”,表示“年”还没过完,却已长了一岁。

三国 魏 曹植 《冬至献袜颂表》:“亚岁迎祥,履长纳庆。”

据史记载,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而冬至节相当于春节。

《后汉书》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汉代开始,称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庆贺仪式,称“贺冬”,朝廷例行放***三天,君不听政,民间商旅歇市停业,亲朋好友间互贺“拜冬”,欢乐度节,其热闹程度在局地堪比过年。而漂泊在外的游子,此时也要回家过冬节,正所谓“年终有所归宿”。

为什么说冬至大如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拜神祭祖,活动隆重

冬至是时年八节之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在“八节”拜神祭祖的习俗。魏晋时期的冬至,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而宋朝以后,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日。明清两代的冬至,皇帝都要举行盛大的祭天大典,称“冬至郊天”。 而民间也同样有祭祖拜神、家庭聚餐的风俗习惯。时至今日,我国南方沿海地区仍保留着冬至祭祖拜神的习俗。将祖先像或牌位供于上厅,安放供桌,摆置香炉供品,祭祀祖先,以示孝敬。同时,也有地方祭祀天地神灵,供奉三茶五酒,祈求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故冬至成为隆重节庆活动的日子。

3.花式饮食,滋补强健

为什么说冬至大如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冬至是传统中盛大的节日,在中国,节日文化始终与饮食风俗密切相关。家家户户自然少不了摆上能够传达中国人欢庆节日的传统食物。在我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都有吃饺子的习俗,便是源于医圣张仲景用羊肉和驱寒药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娇耳汤”的药物,施舍给受冻的百姓吃。后来人们模仿成习,形成了冬至吃饺子的风俗。而南方地区,则比较盛行吃冬至团,取其团圆之意,又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此外,因“气始于冬至”之说,这一天饮食要更加重视滋补。御寒升阳,养精蓄锐,延年益寿的养生食物羊肉、萝卜等,深得民众青睐。

年关将至,过了冬至,各种传统大小节日将如约而至。而眼前似乎就是一个节日小高峰,小伙伴们可不要只忙着关注圣诞元旦,而忽略了这大如年的“亚岁”冬至哟。


更多精彩原创,欢迎关注“Jumine 乐铭文艺”。每日相约,追随文明光影,解锁文化密码!

古人认为冬至这天: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日"冬至"。

也就是说,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开始回升,天地阳气开始兴做渐渐的变强,冬至是二十四节气第一个,也代表下一个循环的开始,为大吉之日。

从周朝到秦朝,冬至日一直被当做岁首。直到汉武帝***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专门过"冬至节"的习俗,自汉代以后才开始出现,经于唐宋的不断发展,相传至今。

于是在古代,每逢冬至,朝廷都会和我们今天***节日一样,休***三天,君不听政,臣不上朝,而民间也会歇市三天。冬至的庆贺仪式非常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冬至有一年中最长的一夜,许多人家会用糯米粉做"冬至圆”。后来,为了区别于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至做前一日叫做"添岁“或"亚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已经长了一岁。

也正是因为千百年来,上至朝廷下至平民百姓对冬至节的一贯的重视,后来才逐渐有了"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同时"冬至"也是我们汉民族的节日。

冬至是中国传统的24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这也是在最早一个被确定的节气。在古代的时候,冬至不只是一个节气,还是一个很重要的传统节日。我们

常听到一些老人说“冬至大如年”这句老话,那它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在古代的时候冬至也叫“冬节”,“压岁”,由此可见其是十分重要的。而这句老话的意思是说冬至节气是和过新年一样重要的,甚至比过年还要重要。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为什么冬至会比过年重要呢?那是因为在周代的时候,冬至节气才是新年元旦。据相关的史料记载,在周秦时代就是以农历十一月为以正月的,而冬至节气的时候才过新年。这也是冬至又叫“压岁”、“小年”的原因,而且在以前,很多在外漂泊的游子,都会在冬至节气之前回家过节,并且祭拜祖先。

除此以外,我们都知道冬至节气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在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一阳生”的说法,古人都认为冬至节气开始阳气就要慢慢回升,并且又开始进入下一个循环了,认定冬至节气是一个大吉的日子,而这也是冬至节气重要的一个原因。

2019年12月22日,是冬至日,即冬至节,俗呼叫“冬”或“过冬”。 民间认为“冬至大如年”。因为冬至在古代是一个重大节日,又叫做“亚岁”;冬至的前一天叫“小至”,小至”之夜叫做“冬除”、 “二除夜”,其庆祝活动仿效除夕、新年,只是隆重程度稍逊。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十:“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冬至这一天,皇帝还要接受百官朝贺,礼义隆重,俗称“排冬仗”。

一句话说不完!简单说两句,冬至吃饺子相传,医圣张仲景在一年最冷的时节,发现很多穷人很多都冻烂了耳朵……看到这些,他就用自己的医术配制了一剂食疗良药,用面皮做成耳朵的样子,煮熟后每人分发两个,再加一碗汤……治愈了穷人的病!现在人们延传了这个习惯,提醒人们在严寒到来之际,注意保暖,尤以食疗为佳!换言之,这是渊源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可一言道尽啊!

冬至大如年什么意思?

说“冬至大过年”,首先是因为“年”是历法的产物,只有制定了历法,才能推算出年、月的长度及元日的具体时间,而测定冬至是制定历法的关键。

推算一年的历法,首先要定一个计算起点,叫历元。我国古代历法多数取这样的时刻为历元:某年十一月甲子日的夜半,它正好是朔(初一)和冬至,而且又是月过近地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