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姓名测试 > 正文

1518公司测名

我们都讲传宗接代,你还记得父亲的爷爷叫什么名字吗?

刘得,明朝威海建卫,首任指挥使。直隶顺天通州西关(今北京市通州)人。洪武二十三年(1389年)“以白衣奋迹,从太祖靖天下”“身劳王事,为明太祖功臣”。洪武元年正月十四(1425年),钦调山东都司威海卫指挥使司,给到兵部山东十二号文凭一道,于本年三月二十日到任管事。

历代世袭:

刘贵(宣德四年)1429年任

1518公司测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刘钦(景台七年)1456年任

刘琮(成化十一年)1475年任

刘麒(正德十三年)1518年任

1518公司测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刘伦(嘉靖十三年)1534年任

刘平(隆庆三年)1569年任

刘泽远(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任

1518公司测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满清入关后,刘氏分别散居于合庆、庙溝、大岚寺。

农村很多家庭都有一幅供奉祖先灵位的画,我们这叫“老爷牌位祖(音zhu)子”,上面画的就是祖宗牌位,从上到下,一排一排的,有十几排。每个牌位上写的都是人名,从最高祖宗往下一直排到爷爷奶奶这一辈,每一排的人是同一个辈份。牌位是竖写的,内容是:某(几)世祖讳,左边是男人(丈夫)名字,右边是女人(妻子)名字,下面是之灵位。这里的一世祖往往搬迁到这个地方的第一代人,然后往下传,一排一辈,一排一辈。当同一辈人多的时候往往只记自己本家的兄弟,以自家的祖宗为主线。

祖先灵位每年过年时要请出来挂在堂屋后墙的正中间,从正月初一一直挂过正月初五,前面摆上香案,或者是八仙桌,桌上要摆上供品,点上香。正月初一本家来拜节的人都先到祖宗灵位前磕头跪拜,而初一早晨第一碗饭也要端到供桌上。

所以大家每年都会看一下上面的祖宗名字,太远的不记得,但是父亲爷爷的名字还是能记得的。即使没有祖宗灵位画的家庭,也要用一张红纸写上供奉祖宗三代之灵位,帖在堂屋的墙上,这三代就是活着的人往上数三代,一般是爷爷奶奶、老爷爷奶奶、曾爷爷奶奶,并且要把名字写上。

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墓碑是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砸了,家谱也在那个时候烧了,而祠堂多是在解放初期就拆除了,或者是改成小学了。但是在八九十年代又兴起了修家谱热,很多姓氏又都重修了家谱。虽然说旧家谱烧了,但总会有人私藏有没烧的。由于***生育政策的实行,这一次重修家谱很多姓氏都把妻子、女儿的名字都添上了(一般是只添近三代的)。因此来说家谱上都有人名,只不过家谱平时不怎么看。

现代人已经彻底淡化了宗族观念,特别是城市人独生子女家庭众多,而且城市是陌生人的社会,对这些事就更不讲究了,都是只记得活着的人,很多孩子连爷爷奶奶叫啥都不知道。况且城市的楼房也不适合供奉祖先灵位,城里人都不再供奉了。

你的问题提法不对,有些人是根本不知道曾祖父的名字,如果知道了就不会忘记,“还记得”一词不存在,关于传宗接代只不过是人们的一种愿望,一种精神寄托,我相信每一个人日子好过了,没有谁能感谢他的祖辈

说起来我家还是中医世家,不过后人的水分有点大。

我家是大明永乐年间由山东搬迁到河北,有六百多年了,家谱当然有,是一张一面墙大小的白布,年初一拜年的时候挂出来,小时候拜年时男女老少都去磕头,后来保管家谱的老人去世,现在也加不挂了。

北方的宗族观念比不了南方,后来又有过平坟的事情发生,墓碑都毁了或挪作他用,前些年村里有人盖房,填埋废弃水井时,发现井沿都是以前的墓碑,没有损毁的又都重新安放回去了。虽然没有了墓碑,但是每年三十上坟的时候,父辈还是会和我们说一下坟下面埋的是哪位先祖,以及他们的简略生平。

我父亲爷爷的名字,我记得前两个字,第三个字只记得音,具体是哪个字忘记了。在我们那里我该叫老爷,但他的故事我还知道一些,老爷的事情,小时候主要是听几个姑姑说起过,老爷的父亲是个秀才,以前家里还有一个凭证好像是铜的,不过那些年破四旧都没有了。老爷是个中医,以前是在自己家开了个药铺,后来归公合并到其他乡镇去当了一个坐堂医生。我的老太太,也就是老爷的妻子,是个地主家的小姐,虽说不上是什么大地主,不过那时候家里有马车,回娘家时都有马车接送。我爷爷的幼年及青年时期,正是九一八事变到建国前的这个时间段。连年战乱百姓穷苦,是人总免不了生病,生病就要看医生拿药,没钱只好赊欠,一般都是重大节日才会结账的。我爷爷小时候总会和我老爷去要账,虽说不用像现在似的要账的是孙子,想要钱就得装孙子,那个年代病人家里穷。只能说好话缓缓,我老爷心又善,要钱总是要不回来。我爷爷觉得,开药铺还不如种地呢,种地只要勤快点儿,总会有收成的,所以医术也没有学多少,但总归多少学了一点,还有些偏方药方什么的,80年代又把药铺承包回来了。

我父亲那一代一看书就瞌睡,到我上中学时,星期天都是和药碾子过的,轧药能轧一天,让我一点兴趣都没有,几乎一点都没学到,家族里只有表妹学的中医,还算是没有断。不过药铺里面也有不少稀罕的东西,写着汤头歌的木块儿,装满中药材的小抽屉,老爷手写黄的发脆的医书,以及能直接吃的中药和西药片,还拿过高锰酸钾做实验。

相比城市农村更讲究传宗接代,但只有名门望族或者杰出的祖先,后人才可能会了解他们的生平历史。普通人大概率只会记得自己的爷爷,因为这是你能看到能够触摸到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