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寓意 > 正文

上巳节

上巳节又叫花朝节?

上巳节不叫花朝节。

上巳节: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汉民族传统节日  ,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  。

上巳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 

花朝节

花朝节是纪念百花的生日,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节”,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一般于农历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二月二十五举行。

上巳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

上巳节与花朝节不同。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花朝节,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节',汉族传统节日,“花朝节”的节期因时代、地域的不同而有二月十五日、十二日、二日的不同。

上巳节的来历和风俗是什么?

来历:上巳节的来历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伏羲是古代传说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

上巳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风俗:有祓楔、畔浴、放风筝、出游、互赠香草等风俗。

“上巳节”是什么节,有什么特殊的习俗吗?

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汉代定为节日,在古时是汉族一个大规模的民俗节日。

《后汉书•礼仪志上》有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絜于东流水上,曰洗濯拔除,去宿诟疢(病),为大絜。

也就是说在这一天无论当官的还是普通老百姓都会全家出动结伴去水边沐浴,洗掉身上的污垢霉运不祥等等而达到不生病的一种仪式。

用我们现在的科学去解释“上巳节”这种传统习俗的形成的原因的话,我认为是在三月这个季节,正好是阴气(寒凉)还没有全部褪去,阳气正要摩拳擦掌地跃跃欲试,所以气温不稳,人们容易患病,所以应该去水边洗涤一番而达到卫生保健的一个方式。

《风俗通义•祀典•禊》有记载:“巳者,祉也”,既除掉致病因素,又祈求福祉降临。继而形成了“上巳节”去水边“祓禊”一种风俗。

之后的上巳节在人们的广泛流传下又添加了曲水流觞、踏青等节目。举世闻名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就是王羲之在这一天邀请亲朋好友、高政军官等12位文人雅士在兰亭清溪两旁举行修禊祭祀仪式结束后,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后创作,文人雅士们自此也在这一天添加了“曲水流觞”这样的雅俗。

上巳节流传到今日,在汉族知道的人已然不多,只是因为天气好演变成了出游踏青,看庙会的活动,不知道有一天这样的传统民俗会不会逐渐消失……

上巳节起源于汉代。传说汉代平源人徐肇在三月初连生两女,而在三日之内两女均夭折,人们认为一定是沾上了邪恶污秽的东西,于是争相到水边洗濯 洗掉使人倒霉的邪恶的东西。

后来每年三月初三,人们便相约来到河流或者小溪旁边戏水洗涤,此外还有一种流觞曲水的玩法,将酒杯乘酒放在上游,让酒杯顺流而下,人们在下游取酒杯饮酒。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就是王羲之在这种活动上留下来的。

《荆楚岁时记》记载了人们流觞曲水的活动: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只欢。
唐代杜甫《丽人行》诗云: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记载了唐代才子佳人于上巳节戏水的盛况。

另一说为上巳节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普遍流行,在汉代以前,上巳节定在每年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定为三月初三,故又称三月三。

《周礼·春宫·女巫》记载:“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上巳的风俗最早可能起源于周朝。
郑玄对它的注解曰:“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薰草药沐浴。”这是最早直接记录上巳的文献记载。

上巳节点风俗习惯有:

1、祭祀高禖。高禖掌管嫁娶和生育的神。

2、祭祀真武大帝,真武大帝是道教大神。

3、祓禊、修禊或者沐浴,在河边把身体清洗干净,去除污秽邪恶的东西。

4、流觞曲水:就是前面到过的把酒杯乘酒放在水里顺流而下。

5、春游踏青:一大批青年男女在这个时候出游踏青,看到顺眼的就可以谈情说爱了,现在很多少数民族都有类似的风俗。

上已节是三月初三,在广西,今天也于歌圩节,今天的广西的壮族儿女在这一天载歌载舞,欢庆节目。

歌圩节,意思是到垌外,到田间唱歌。也是纪会刘三姐的“歌仙会”。2006年,“壮族歌圩”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千人竹竿舞也是“壮族三月三”一项特色的民俗活动。

今天是农历三月初三,即上巳节,所以来回答一个关于上巳节的问题。上巳的起源很早,相传在商代便有上巳节,据《周礼·春官·女巫》:“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薰草药沐浴。”意思是说,三月初三这一天,先民要在河边沐浴,洁身辟邪,有巫师主持仪式。

随着中国社会的人文化,以及卫生条件的改善,上巳节在河边沐浴以及辟邪的仪式已经淡化,从魏晋时期开始,上巳的习俗又演化成在水边游春饮酒,名士们水宴饮,这就是著名 “曲水流觞”。杜甫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描述便是当时的上巳节风俗。

但在宋代,上巳节又慢慢消失了。人们不过上巳节了。这又是为什么?有人说,是因为“自宋以后,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上巳节风俗在中国文化中渐渐衰微”。这么说属于百分之一百的胡扯。上巳节在宋代的消失,是因为它与清明节融合了。清明时节正是万物滋长、生命萌动的好时节,所以,宋人也习惯在清明时节出游踏青,不负春光。陆游有一首《春游》诗,写的正是宋时绍兴市民游镜湖的盛况:“镜湖春游甲吴越,莺花如海城南陌。十里笙歌声不绝,不待清明寒食节。”宋朝人习惯在清明时节出游宴乐,等于是将上巳节的民俗挪到了清明节,如此一来,上巳节便显得有些多余了,于是渐渐的,上巳节便在宋代衰落下去,没有人再过上巳节。

“上巳节”至迟在周代已经出现。《诗经·郑风·溱洧(zhēn wěi)》就是一首描写春秋时期郑国的祓禊(fú xì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活动的诗歌。

先秦秦汉时,以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举行上巳节,《汉书·礼仪志》记载,三月的上巳日,无论是官还是民,都到水边沐浴洁净,当事人称此为洗濯祓(fú)除,可以把陈年垢病都洗去。

魏晋时改为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有踏青、祓禊(fú xì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shāng众人坐于环曲的水边,把盛着酒的觞置于流水之上,任其顺流漂下,停在谁面前,谁就要将杯中酒一饮而下,并赋诗一首,否则罚酒三杯)等内容。

上一篇
本命年猪

下一篇
5月8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