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寓意 > 正文

惊蛰的节气民俗

惊蛰节气知识?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3月5日或6日。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

 

惊蛰时节,太阳运行到黄经345°的位置,此时自然界呈现出以下变化:

惊蛰的节气民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气温回升: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气温开始明显回暖,尤其是北方地区冰雪开始融化,南方地区的气温上升更为显著。

- 春雷始鸣:中国大部分地区在这个时期会出现第一声春雷,古人认为是雷声惊醒了冬天沉睡于地下的昆虫和动物,因此得名“惊蛰”或“启蛰”,寓意着生物开始结束冬眠状态,逐渐复苏活动。

惊蛰的节气民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雨水增多:降水开始增多,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农田土壤解冻,适合春播。

- 万物生长:大地回春,树木发芽、草木返青,各种植物开始进入快速生长期,农业生产活动也进入繁忙阶段。

 

惊蛰的节气民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民间习俗上,惊蛰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熏香驱虫、打小人等习俗,象征着除旧迎新、驱邪避害;吃梨的习惯,据说可以润肺降火,帮助身体适应季节变化;在一些地方还有蒙鼓皮的传统,意指天上的春雷响起,人间也要敲响鼓声以示应和。

惊蛰的讲究?

惊蛰过后气温会回升,会出现打雷的现象。在南方就要开始农忙了,讲究应该没什么讲究。就是古时候有的地方会在惊蛰时期吃梨。另外惊蛰过后气温会回升,要注意养生,切勿感冒哦!

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惊蛰日到来,也意味着太阳已经到达黄经345度。此时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的冬眠动物。在惊蛰时期,人们会用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以及各种霉味。或者拿石灰洒在门槛外,以此来杜绝虫子的骚扰。

关于惊蛰节气的讲究和风俗有:

1、吃梨。苏北及山西一带流传有“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谚。也有人说“梨”谐音“离”。

2、祭雷神。广东、海南、闽南一带,有祭祀雷神习俗,目的是唤醒大地万物,知道春天已经来临了。

1 按照传统文化,惊蛰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也是阳气开始升华的标志。

2 在惊蛰这一天,人们会特别注重饮食,多吃一些温补的食物,如姜汤、糯米饭等。
此外,在惊蛰这一天还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3 惊蛰也是一个节气,代表着一种自然现象,因此,人们在这个节气中也会有一些庆祝活动。
例如,在一些地方会举办惊蛰祭祀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好兆头。

惊蛰节气,惊蛰时节有哪些民间风俗?

1. 吃梨: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就让人感到口干舌燥,身体不舒服。因此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风俗习惯。

2. 蒙鼓皮响雷: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3. 打小人:香港、澳门一向有“打小人”的习俗。传说中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犯之则在年内遭邪恶小人兴风作浪,阻挠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因此大家都要买份纸料,内含纸老虎、吉纸、小人纸等去“打小人”。

4. 祭白虎化解是非:在广东一带民间有在惊蛰“祭白虎化解是非”的说法,据称白虎为口舌之神,每年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伤人,所谓“祭白虎”,便是祭拜用绘制***黑斑纹的纸老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