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故事 > 正文

2023年黑兔年大灾难

2023年不一般!谚语“两春夹一冬,必定是灾年”,是真的吗?

2023年是农历的癸卯年,闰二月,有两个立春节气,所以被称为‘双春年’。

日月是挂在天上的日历,以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规律为基础的历法是阳历,也就是公历,被国际社会广泛应用。以月亮围绕地球运转规律为基础的历法是阴历,是一种中国历法。农历是阳历和阴历的综合历法,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指导农事活动的发明创造。为了吻合天体运行的规律,阳历有闰年的设置,阴历有闰月的设置。

癸卯年闰二月,全年共384天。由于历法闰月设置的原因,癸卯年出现了两个立春节气。也就是2022年春节过后有一个立春节气,冬季过后,2023年年底前还有一个立春节气,也就是所谓的‘两春夹一冬’。

2023年黑兔年大灾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闰二月的设置,对农业生产还是有一定影响的。由于闰月的设置是为了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所以每逢闰月闰年,二十四节气对应的气候变化规律稍有偏差。拿即将到来的2023年来说,第一个立春节气是在农历的正月十四,这时还在‘数九’,意味着寒冷天气还没有结束,春天将在寒冷中开始。农历三月十七立夏,春天结束进入夏季。此时对应往年同期,还在春季。这样一来,就容易出现‘倒春寒’的天气现象。同理,立秋相较往年同期偏早,天气炎热,蒸发量大,容易发生干旱。春寒秋旱的天气情况如果发生,将对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带来不利影响,也就是所谓的‘必定是灾年’。

‘两春夹一冬,必定是灾年’是农耕时代劳动人民总结的经验规律,但是存在很大的偶然性。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加强,所以,一年有两个立春节气只是一种历法设置,是不是灾年则另当别论。我国地大物博,南北气候差异很大,谚语具有地域特点,是否适合本地实际情况还要对照分析,不必太在意。

自古以来闰二月,都会干旱;在这里我可以告诉大家:放心好了,因为现在都是高科技发展时代,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都是靠天吃饭,如果一年不下雨的话,地里就会颗粒无收、就要挨饿。现在我们可以人工降雨,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和高科技时代的推动下定能战胜自然。

2023年黑兔年大灾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023年不一般!谚语“两春夹一冬,必定是灾年”的说法没有科学道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两春”。“两春”是指一年内(农历)有两个立春的节气,不是有两个春天。

农历一年内恰逢两个立春节气的“双春年”,“双春年”是喜庆年,在老辈人看来,“双春年”有头有尾,意味着所有事情都能善始善终。

2023年黑兔年大灾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两春夹一冬,必定是灾年”说的是以前封建社会的农村。那时候,由于“双春年”的冬天比较寒冷,牲口、庄稼有可能会被严寒天气冻死,导致瘟疫之类的传染病容易传染,所以老话有这么一说。

但现在的中国,在中国***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变化更大,农民收入增长,住房条件都得到了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消除了贫困,全国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农村机械化程度提高,科技引领,为农民提供便利优质的科普服务。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出台和完善,农村农业发展提速,吸引了很多回乡创业的人员,相信未来的农村发展潜力更大。

目前‬,我们‬发现‬,国家‬在防控疫情的同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大力提高‬国内消费者信心和经济发展信心,中国的粮食稳定肯定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我国有足够的粮食储备,不可能出现国外粮‬慌‬,大家‬也不必担心‬。希望‬如期‬而至‬的春天‬不仅‬有‬春天‬的温暖‬,还有‬疫情面前‬平安‬的你我‬!

下面这段话讲的是科学道理,当然是正确的。

这样阴历年和阳历年一年的时间相差在11天的时间,也就是阴历年平均为354天,而阳历年平均为365天。阴历年和阳历年三年的时间相差在33天,也就是相差一个月的时间,所以每三年的农历年闰一个月。

俗话说“三年两不闰,一年打两春”,也就是说农历年闰月,一年有两个立春节气,但并非是两个春天。因为春季三个月的时间,所以一年只有一个春天。

农历年闰月的规律,一般是19年里闰7年闰月,就是为了阴历年和阳历年时间相差的平衡性。而阳历年也是闰年的,一般是每4年闰一次,只是一天的时间,所以有了阳历年闰年366天,平年365天的规律。

一般遇到农历闰月的年份,一年内是两个立春的节气,所以叫双春年。

这段话说完了,接下去就该引出“两春夹一冬”会有什么后果。从上面这段科学引文来看,没有什么逻辑上的必然后果。因为一年里出现两个立春,不过是两历岁首对齐日期排队遇到闰年时的结果,跟天气没一毛钱的关系。

可是,谚语是老农经验的结晶呀,博大精深的呀!于是就曲为之解,弄出许多莫须有的因果联系。这里面的“因为、所以”是用“想当然”和“也许会”联系在一起的,不是科学证明。

“一年内是两个立春的节气”,这里的“一年”是农历的一年,而立春是阳历上的东西,一年只有一个。虽然阳历比阴历一年的天数多,可是逢到阴历闰年,它的一年天数要比阳历长出十几天。于是这一年的阴历可以跨两个阳历年分,那么这一年里自然就会有两个立春了。你看,和下一年的天气、年景有什么关系?

引文里正确地说明了农历闰年会有两个立春的道理,而下文又为了证明谚语,把自己的立论抛开了。

这个平台上的一个通病,就是不注意或干脆不讲逻辑。

2023年闰二月,是双春年,所以2023年不一般。农村谚语“两春加一冬,必定是灾年”,是真的吗?看老祖宗留下的农村谚语是咋说的?

什么是双春年?

双春年的定义坚持到阴历年和阳历年的问题,阴历年是以月亮的圆缺制定的日历,也就是月亮的朔望,望朔的规律,周期是一个月的时间,平均时间为29.5天。每个月除了2月28天或者29天,每个月均是30天或者31天。由于阴历年是根据月亮制定的日历,月亮发光是借着太阳反光,还在夜晚出现的月光,所以月亮代表着阴,因此又叫阴历。对于我国农事是按照阴历来安排的,因此又被称作为农历

阳历年是根据太阳运转的周期来制定的,每个月的时间为30.25天。每个月除了2月28天或者29天,每个月均是30天或者31天。阳历是根据太阳运转的规律制定的,而且太阳是发光发热的球体,所以被称作为阳历。由于阳历是西方国家研制的,因此被我国老百姓称之为“洋历”,而且全世界都***用阳历又被叫做公历。

这样阴历年和阳历年一年的时间相差在11天的时间,也就是阴历年平均为354天,而阳历年平均为365天。阴历年和阳历年三年的时间相差在33天,也就是相差一个月的时间,所以每三年的农历年闰一个月。

俗话说“三年两不闰,一年打两春”,也就是说农历年闰月,一年有两个立春节气,但并非是两个春天。因为春季三个月的时间,所以一年只有一个春天。

农历年闰月的规律,一般是19年里闰7年闰月,就是为了阴历年和阳历年时间相差的平衡性。而阳历年也是闰年的,一般是每4年闰一次,只是一天的时间,所以有了阳历年闰年366天,平年365天的规律。

一般遇到农历闰月的年份,一年内是两个立春的节气,所以叫双春年。

2023癸卯兔年,共有384天,多出来的19天是从哪来的?

为何会有闰年???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365.24219天),即一个回归年。

公历(西方天文历法)的平年只有365日,比回归年短约0.2422日,所余下的时间约为4年累计1天,所以每4年于2月加1天,使当年的历年长度为366日,这一年就是闰年。

现行公历中每400年有***个闰年。按照每4年1个闰月计算,平均每年就要多算出0.0078天,这样,经过400年就会多算出大约3天来,因此,每400年中要减少3个闰年。所以规定,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的才是闰年,不是400的倍数的,虽然是4的倍数,也是平年,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阳历有闰日或阴历(农历、古历、黄帝历)有闰月的一年都叫闰年。

公历一般每4年有一个闰年。平年365天,闰年366天,这多出来的一天加在二月未,闰年的二月就有29天,这一天就叫闰日。

为何会有闰月???有闰月的这一年就有13个月。农历中的闰月———是为了调和农历年与回归年的矛盾而设置的。

回归年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长度,时间为365.2422日,农历年是按照阴历计时的,时间长度为354.3672日,比回归年少了10.88天。

我国古代人为了使月份的变化和季节变化吻合,保证农历年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四月到六月为夏季,七月到九月为秋季,十月到十二月为冬季,***天观察和计算,提出了天文科学历法的闰月方法,即每19个回归年加7个闰月,这样农历年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回归年的长度只差0.0892天。

农历的一年天数是不断变化的,为什么要变化,因为农历是在阴历的基础上融入了太阳历纪年方法

阴历是按照月球绕地球一圈周期为一个月12个月就是一年,一年354天

太阳历一年是365天,阴历和太阳历一年有时间差怎么去弥补阴历缺失的天数。人们发明了阴历闰月,就是在阴历的某个月插入一个闰月,年年闰月会导致比太阳历一年天数多了,所以闰月是3年一个闰月5年两次闰月19年闰七次。具体是哪一个月闰月就涉及二十四节气了,阴历后来因为农业需要,用二十四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产生了农历

阴历弥合太阳历要计算得来,这让农历年对应了公历每年的日子不一样,总之农历很复杂,不如太阳历简单,我估计这正是太阳历能成为中国法定纪年方法的原因。太阳历既科学又简单。

其实纯阴历纪年也简单,比如***

老教授欺负我没读过书,骗我癸卯年有384天啊。据尚书上讲,中国的黄历起自始祖黄帝,为阴阳合历,阳历以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日,地球绕太阳转一周为一年,而阴历以月亮绕地球转一周为一月,在阴历每月十五都是圆月夜。月亮转地球转一周约二十八天,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约365.25天,因此中国的阴阳历中,以本年立春对下年立春为一年,一年十二个月,这样阴、阳历一年中会有十余天的偏差,所以就在阴历中置闰月来纠偏,一般情况下闰月为十九年十三闰。属相来讲是以立春对立春,不是正月初一对正月初一,所以不存在2023年癸卯年有384天。

为什么要闰2月,是因为2023年是平年,按公历来计算就是365天,而农历只有354天,为了补足农历跟公历不足的天数,所以到了2023年就是闰2月,农历合计就有384天,所以农历的十二月二十五日,又到了立春的日子,因为农历有384天,就会包含了农历的25个节气,这样年首年尾就各有一个“立春”,成为双春年,就是为了弥补“阴差阳错”的问题。所以2023年从农历来看就是“双立春”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