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故事 > 正文

夏至的美好寓意

夏至十八天,冬至当日回,广大的网友,请问怎么解释?

在一年中,春夏白天时间最长,要过罢夏至时节以后,半个月左右,白天时间才开始慢慢变短。而冬至当日,白天的时间就开始慢慢长了。这就有了农民谚语:夏至十八天,冬至当日还。

↘夏至一阴生。

夏至节气,阳气已达顶峰,阴历应在五月。古人十二地支代表月份。这个五月用地支来称为午月。

夏至的美好寓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十二个月用地支代表寅月(正月)卯月(二月)辰月(三月)巳月(四月)午月(五月)未月(六月)申月(七月)酉月(八月)戍月(九月)亥月(十月)子月(十一月)丑月(十二月,腊月)。

→现在正处于子月(十一月)。

午月,阳气最盛。相对应子月阴气最盛。

夏至的美好寓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古代以子午代表阴阳之气最高极点。物极必反。所以夏至后阴气始入。意思从夏至后白天渐渐微短,夜晚逐渐拉长。

◎夏至十八天,因午月之故。午中含杂气,有丁火,己土两个人元。人禀天地之气呼吸故。

丁火天数为6,己土天数为5,丁火夏季旺加倍成12,12+5=17。己土相再加1,17+1=18。

夏至的美好寓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由此才流传夏至十八天之说(相加之数一般大约为17,18天)。

⊙古人以旺相休囚死说明四季五行(金木水火土)的气数大小。

可以这么理解,涉及到一个几何知识

夏至

在夏至时,太阳光直射到北回归线上,北半球是光照时间长,白天时长最长,所谓盛极必衰,月满则亏。过了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开始往南移。因为是直射,移动一点角度,在北半球的人们是没有有感觉的,感觉没有移动一样,一直延续了十几天以后才会有显明的差别。

冬至

在冬至时,太阳光直射到南回归线上,南半球是光照时间长,北半球晚天时长最长,过出冬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北移。因为,此时的太阳光是斜射在北半球,以太阳为中心点,斜射在北半球上,角度大,有个常识,离原点越远,同样的角度,距离(弧度)越大。所以,太阳直射角度只要稍微移动一点点,北半球弧度度变化就有非常明显的差别。此时北半球的人们直接感观就是晚上开始明显变短了。

因为这样,才让人有夏至十八天,冬至当日回这样的的感觉。

不知我这样解释,清楚不?


要我说,这个民谚是广州以南或是雷州半岛甚至是海南岛的地方的传说。意思是说夏至以后要十八天才能感觉到大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了。其原因,当地所处地理位置所然。当地纬度约在北纬二十来度,处于北回归线以南三四度左右。夏至开始,太阳直射点以北回归线南移,经过4天左右,才会移动纬度一度,(半年移动46度半,182÷46.5≈4)大约要经过半个多月,太阳直射点才移动到当地,日影才开始变长,所以有这个谚语。如果到了西沙群岛,怕是要一个多月以后日影才会变长吧。在黄淮及以北决不会有这个说法。此谚语只适合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地方,决不会流行到北方地区。

“夏至十八天,冬至当日回”,这是人们对昼夜长短这种节气时令现象的形象总结。

通俗地说:夏至冬至这两个节气,人们最容易感知到昼夜长短的变化。夏至过后十八天这是白昼最长的时候,随后白昼就慢慢变短了,从十五个小时的白昼变成到冬至时十一二个小时。冬至这一天的到来,人们常说这是白昼最短的一天,至于“冬至当日回”这种说法是有点夸张的成分了。从冬至这天开始,白昼就渐渐变长,夜晚就慢慢变短了。

当然,这些都是字面的解释和理解。如果要说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现象,那就要从专业的角度去解释了,这其中会涉及到天文地理的很多知识及专业术语。在此就不作更多的解说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