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寓意 > 正文

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

马上就是植树节了,植树节是怎么来的?

好象是1915年3月12日,为纪念孙中山爱护环境,改善环境而设立的植树节日。近年来自然环境沙漠化不容乐观,为了防沙止沙,植树节更是受到***的重视,全民的重视。由于近几年的大力植树造林,风沙天气少了,环境的改善是很大的,我国北方的一个沙漠如今已披装为绿洲了,成绩巨大。

风儿悠悠,为林解忧!专注林业问题回答,欢迎关注!

马上就是植树节了,植树节怎么来的?我国需要栽那么多树吗?植树造林有什么好处?首先谢谢这位朋友能提出这样的好题,既能宣传植树造林,又能普及林业知识。那么风儿就从几个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华民族是个非常优秀的民族,有着众多优良传统,因此能永久的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国的植树可追溯至1400年前,据《资治通鉴》记载,北魏时期的韦孝宽因建功立业被授予雍州刺史,率先创新,在陕西官道两侧植槐树取代以前的土台(相当于现在的路碑)以计里程,一里一槐,不仅省去土台的维护费,还能给过往群众遮阳避雨,深受百姓喜爱和拥护,槐树因此成为西安的市树,陕西也因此成为有史记载最先创新在公路两侧植树的地方,开公路绿化之先河,并在全国推广。

近代推动植树活动的当数孙中山先生,1914年11月颁布我国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下令,每年的清明节为植树节。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国民***在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3周年之际,举行植树仪式,并将孙中山先生逝世日定为植树节。

此后1956年******提出“绿化祖国”、“实现大地园林化”等植树造林号召;1***9年2月我国***正式确立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1981年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 务植树运动的决议》;1982年***同志身体力行,在北京玉泉山上种下了中国义务植树运动的第一棵树,至此拉开中国全面义务植树的序幕,此后每年的植树节,我国都会举行义务植树活动。

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国是个***相对匮乏的国家,人均森林面积为世界的四分之一,人均林木蓄积为世界的七分之一,木材消耗50%依赖进口,生态相对脆弱,水土流失严重,这也是我国近年来下决心封管造相结合,开展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等强有力措施,大力恢复森林***的根本原因。

首先,‘植树节’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大家参与到义务植树造林的活动中的节日。

最终目的,通过活动让人们明白爱护树木,绿化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带动大家亲身参与到爱林,护林中去,强化大家的爱护环境的理念。

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历史,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因为孙中山先生对‘树艺牧畜’的热爱。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句话出自《诗经·秦风·无衣》中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被翻译为:谁说我们没有衣服穿,我和你一起穿那长袍。君王出征,我修整我的武器,和你一起扛敌。

伊朗外长扎里夫:“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最近,这句话重新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是因为伊朗外长扎里夫发推特在声援我国时,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面对这次疫情,伊朗已经捐赠了300万的口罩,并且还将继续提出援助。正如伊朗外长扎里夫发推特所说的那样,“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表达伊朗人民会坚定不疑地与我国站在一起,共同对抗疫情的决心,体现了两国良好的外交关系。

鉴真东渡,良好的中日交流

除此之外,之前武汉也收到日本汉语水平考试HSK事务局的物资,上面也写了8个汉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是出自唐朝时候的鉴真东渡的故事。

相传,在唐朝的时候,日本有一位长屋王,他是日本天武***的孙子、高市皇子的长子,从小喜欢诗文,酷爱研究佛法。长屋王十分向往唐朝先进的文化与佛学,遂派人送了一千多件袈裟给唐朝的僧人,并袈裟上绣了四句话:“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可惜,长屋王还没有亲自来到唐朝,便因为“长屋王之变”,被迫与妻子一起***。

鉴真高僧看见这句话,被长屋王的故事所感动,对日本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决定东渡传法。然而,东渡之路十分艰难,鉴真和尚经过六次东渡,才真正到达了日本。最终,鉴真和尚将很多佛经和医生带到日本,在日本弘扬佛法,成为了日本佛学宗师。

看见这八个字,仿佛让我们重新回到那个两国友好交流,相互学习的年代。即便是一千年后的今天,日本依旧记得当初中国的帮助,这次捐赠的物资便是一种回赠。

不过,大白在感慨其他国家对我国文化了解的同时,心中确有一丝惭愧,因为我们国人都忘记了这两句,不知道这两句表达的含义。

不过这也是我写历史的原因,希望将更多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不要让老祖宗的东西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在我看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体现的是秦国弱小时期老秦人的血性。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老秦人骨子所蕴含这种血性是秦国的脊梁,更是秦国的利器。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句话出自于《国风·秦风·无衣》。直译过来是谁说我们没有衣服穿?与你同穿那长袍。这是当时秦国的战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首战歌的是当时秦人抗击西戎入侵所作,主要是为了鼓舞士气,振奋军心。

面对着强敌,绝不退缩,愿与君王一起同仇敌忾,奋勇杀敌。作为一首战歌,它有着磅礴的气势,更弥漫着一种惊天动地的血性。

其实对于这首战歌后人也有很多种看法,有人认为这首战歌是为了讽刺秦君穷兵黩武、崇尚军力所作,也有人认为这首战歌是当时秦国征兵所作,而绝大多数都认为这首战歌就是为了鼓舞士气,振奋军心所作。它所表现的是一种团结、乐观的精神,更蕴含了爱国情结在里面。

但是,对于我而言,这首战歌就是当时秦人血性的写照。每当我读到这些句子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当年纵横天下的秦军。

秦国从一弱小之国到最后统一天下,这中间经历了很多年,发生了很多事,但是秦人的血性没有消失。因为这血性早已植根于老秦人骨子里。

总而言之,在我看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句话不仅是一种爱国精神的象征,更是一代老秦人的精神写照。

上一篇
8月26

下一篇
星座查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