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辰八字 > 正文

上香图片三支香图解

你觉得儒家可能懂阴阳吗?

我觉得儒家可能懂阴阳,其理由:《经学》是儒家经典,是儒家必读之书,而《经学》中的《易经》(含《易传》)是五经或六经之首。《易传·系辞上》曰:“《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对于“阴阳之义配日月”,《易传·系辞下》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所有这些,说的就是阴阳,说明儒家懂得阴阳,问题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性,历代儒家究竟是否都懂得这些阴阳是《易》的主题、核心内涵?是要打个问号。

按我的理解:⑴上述“子曰”就是孔子说的,孔子所说的这段话,连同“《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一阴一阳之谓道,指的就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辩证发展规律。只是时代不同,语言不同而已。⑵上述证明古代就有适宜科学成长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而西方人、特别是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先生否认中国有适宜科学成长的自然观。⑶“一阴一阳之谓道”中的“一阴一阳”,按伏羲“二进制”符号就是“0”与“1”包罗万象,不管什么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且现在数字化就是把世界变成“0”与“1”,以重现过去、描述现在、模拟未来。其中有的重大命题现在很多人都不懂,那历代儒家都懂吗?不一定。

在这里,我顺便回答一个问题:有的丝友问孔子“孝敬”、“孝敬父母”、识人方法,有的丝友问孔子思想对当今教育教学有何借鉴意义等等,我认为应当从孔子所说的上述一段话和他的“道体”——“一”字入手去弄通孔子思想,然后就会“一通百通”,不要再问我了。

上香图片三支香图解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谢谢悟空送来邀请!

我觉得儒家肯定懂道家的阴阳学说,儒家和道家是融合发展的,后来佛教的融进,进而形成了我们对儒释道的理解和认同,儒释道是在我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犹如流动的水源来滋养这华夏儿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三家思想始终是矛盾斗争与融合渗透中发展,犹如三枝奇葩,各彰异彩,相互辉映。历代也多认为三者之间有着彼此补充的作用,故有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说法,道家智慧是最机敏的,儒家智慧是最中正的,佛家智慧是最超脱的。


我觉得儒家不仅懂得阴阳,更是阴阳集中体现。

上香图片三支香图解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因为,阴阳讲究的就是相生相克,就是不走极端,强调中庸之道,只有阴阳平衡了才有利于万物的共生共长。

在身体健康方面更是这样,阴阳平衡出了问题,身体一定会出问题。这就是古今为啥一再的提倡树立正气的道理,真气不足邪气上身,正念正思是养生的法宝,没有正气无以养生。

所以说,儒家是懂得阴阳的典范。

上香图片三支香图解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阴阳学说是古代华夏民族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上古年代,就有阴阳崇拜,阴阳学说来自《易经》,正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儒家思想十分丰富。就个体来讲,有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思想。儒家讲究的是"规矩",规矩里面就包含对与错等基本的哲学元素。如果把儒家比作一种哲学体系,阴阳就是其中的内容之一。

儒家的思想又是在吸收佛教、道教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也很附合佛教所讲的入世法的理念。道教与佛教更是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以净化心灵为基础,以出离苦海为目标的。道教的净修与佛教的禅修更是殊途同归。

就当今社会而言,释道儒三家已经融为了一体,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免责声明: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最新文章